【重慶職業學校】民族職業院校人才培養與非遺文化傳承互動共生的探索與實踐
【職業院校,寶雞職業院校,大專職業院校】民族職業院校人才培養與非遺文化傳承互動共生的探索與實踐:
【媒體報道】《中國民族教育》2023年第5期
職業院校有傳承非遺文化的責任和義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一定要重視歷史文化保護傳承,保護好中華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脈。”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近些年,我國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有關“非遺”傳承和發展的政策法規,例如,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在中小學開展創建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活動的通知》,教育部、文化部、國家民委等印發的《關于公布首批全國職業院校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示范專業點的通知》等,都明確了職業教育在非遺傳承工作中的責任與義務。
教育是促進文化保護和傳承的重要手段,文化是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競爭力。職業教育和民族文化傳承客觀存在著互動共生的內在關系。民族職業文化功能擔當必然賦予職業院校保護和傳承非遺使命,非遺文化的保護傳承發展也必然促進職業院校發展得更好更健康更有特色。
職業教育和民族文化傳承的互動共生作用分析
民族教育對非遺文化保護傳承具有重要意義。主要表現在:一是喚醒了非遺文化人對非遺文化的保護傳承意識;二是培養了新的傳承人;三是有利于非遺文化交流與創新,豐富活躍了非遺文化,形成活態化傳承;四是非遺文化得到有效的保護傳承;五是加強了區域非遺文化的研究。
保護傳承非遺文化對職業院校具有重要作用。非遺文化是民族勞動和智慧的結晶,文化能引領和促進教育發展,保護傳承非遺文化對職業院校的發展也會產生重要作用。一是對受教育者的作用。既有利于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又有助于增強自信心,有利于他們融入集體,并且增強他們的綜合素質及審美能力。二是對教育者的作用。包括提高教育者的教學能力;提高他們的科研、創新能力;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豐富課余生活,實現他們的自身價值;有利于他們的身心健康。三是對學校發展的作用。非遺文化豐富了職業院校內容,促進了職業院校的專業建設、彰顯學校民族特色、豐富校園文化、擴大學校影響力、增強學校競爭力。
民族職業院校人才培養與非遺文化傳承的主要舉措
重慶市黔江區民族職業教育中心圍繞非遺文化傳承人培養機制、專業人才特色培養模式、專業傳承民族文化有效教學模式等問題展開了持續深入的探索與實踐,成功破解了非遺文化傳承人培養不力、專業特色不彰、民族文化育人低效等問題,實現了專業育人與非遺傳承的有機結合。
搭建傳承人“多方協作式”培養平臺。一是建立民族文化研究中心1個,打造武陵山民族文化傳承基地1個,開展民族文化傳承研究。二是建立民族文化傳承師資資源庫。采取“走出去”與“請進來”等方式培養民族文化傳承師資隊伍,選派專業教師外出參加民族文化傳承專項培訓36人次,引進汪少碧等市級和區級傳承人4人,聘請民間工藝大師、非遺傳承人、企業技術骨干等12人,組建非遺文化技藝傳承師資隊伍,聘請重慶市西蘭卡普、蜀繡非遺傳承人2人進校園,建立大師工作室。三是與重慶的一些公司開設服裝訂單班2個,為企業輸送民族技藝人才106人。四是建設數字資源庫。依托智慧校園平臺,校企、校校共同研發“武陵山特色菜品烹飪”等課程資源包;建立武陵山民族語言、舞蹈、樂器、工藝、體育和歌曲等文化藝術素材資源庫。
探索“文化浸潤式”培養模式。改革人才培養模式。開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調研,例如服裝專業發展對接地方民族產業發展需求接軌,將“西蘭卡普”“嚓拶繡”作為必修課程,實現民族技藝進課堂。開發民族文化資源庫。校企、校校共同編寫《武陵山民族服飾》《武陵山民族音樂》《武陵山民族舞蹈》和《武陵山民風民俗普及讀本》等4本教材,并開發教學資源,建立教學資源庫。營造民族文化育人氛圍。開展“六個一”活動:會唱一首經典民歌,會跳一支民族舞蹈,會說一門民族語言,會奏一件民族樂器,會做一種民族工藝,會一項民族體育運動。常態化開展校園大舞臺、土家擺手舞比賽及各類民族藝術興趣小組活動,并將土家擺手操改編成校園大課間操,營造民族文化育人的氛圍。
實施“立體體驗式”教學模式。開展學徒制體驗式教學。建立民族文化展覽室和民族民間工藝室兩間,實行師帶徒體驗式教學。開展大賽制體驗式教學。每年定期開展民族技藝、服裝專業技能、民俗知識競答、民族健身操、民族服裝藝術展等比賽。開展工作室體驗式教學。引進民間工藝大師和非遺傳承人共同建立大師工作室、文創產品研發工作室、民族工藝工作室,研發民族文化產品。開展校外基地的體驗式教學。與重慶市15家企業建立校外實訓基地,學生到實訓基地開展實訓實習,體驗民族文化。
構建非遺進專業的“融合式”課程體系。一是非遺文化嵌入公共基礎課。開發《武陵山土家族、苗族文化普及讀本》等校本教材,開設“武陵山民族文化”公共基礎課,提升學生的民族文化素養。二是非遺技藝嵌入專業技能課。開設“西蘭卡普”“黔江雞雜”等專業必修課程和“土家族擺手舞”選修課程,培養學生非遺技藝。三是民族文化嵌入專業實踐課。實施“六個一”工程(組織學生學會唱一首經典民歌、跳一支民族舞蹈、說一門民族語言、奏一件民族樂器、展一種民族工藝、做一項民族體育運動)。參加西蘭卡普主題設計大賽、非物質文化遺產暨老字號博覽會等活動。
人才培養與非遺文化傳承過程中亟待破解的問題
盡管我們做了許多理念和實踐方面的探索,但職業學校聯合教育主管部門、非遺文化部門、企業共同保護傳承非遺的機制建設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和完善,非遺傳承與專業建設融合度不高,職業院校完整性、系統性、持續性傳承非遺難度大等問題要尋求進一步的解決渠道。
非遺教材開發不足。目前來看,使用的教材并不能滿足實際的教學需要,因為相關非遺教材的編寫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財力,成本過高。如果僅僅限于要求非遺傳承人來校進行現場指導、開設講座,或者帶領學生參觀非遺傳承人的工作室等方式,不能完全解決當前職業院校在非遺項目引進校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非遺傳承人難以培養。學生在有限環境下接受相關的技能培訓,無法學到真真切切的非遺技藝,導致許多非遺項目進校園活動流于表面,無法真正做到傳技育人。黔江區職業院校每年培養非遺技藝專業人才近1300名,但真正成為非遺傳承人的很少,黔江區目前擁有國家非遺傳承人1人、市級非遺傳承人36人、區級非遺傳承人155人。市級和國家級的傳承人才引進難。學生畢業后,多數學生不從事非遺相關工作,基本中斷了非遺傳承。
非遺傳承師資不足。非遺傳承融合了文化、技能、審美、功能等多元化、高水平的內涵要求。學校傳承非遺文化師資力量不足,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態度、傳承主體和傳承方式上均面臨著極為嚴峻的形勢,非遺文化研究如何有效促進非遺文化產業、旅游產業發展,都是亟待研究和解決的問題。專業團隊研發創新能力不強。學校搭建了文旅產品研發工作室,目的是想通過藝術加工、創新設計出獨具區域特色元素的民藝收藏品、手工藝伴手禮等,但是受限于教學團隊研發創新能力,目前還沒有研發出市場吸引力較強的文旅產品,沒有實現非遺特色文化促動產業轉型。
民族職業院校與非遺文化互動共生發展的路徑探索
針對存在的問題,民族職業院校與非遺文化互動共生發展路徑需要進一步細化到專業、人培方案、課程體系、師資隊伍、課外活動、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
專業人才培養融合民族文化傳承。專業對接地方民族產業發展,促進專業人才培養與民族文化傳承有效對接。校企共同開發教學資源,共建實訓基地,共同開發民族工藝品,實現專業人才培養與民族文化傳承相融合,強化了學生的民族文化意識,提升了職業素養。
探索多角度的民族文化傳承路徑。一是基于數字化校園平臺建立民族文化教育資源庫,充實民族文化藝術、民族技藝、民俗禮儀等民族文化資源,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吸引學生,形成民族文化網絡傳承的途徑。二是構建系統科學的非遺傳承課程體系,充分挖掘整理本土文化,開發民族文化簡明讀本、民族工藝教材等,構建非遺傳承通識課程和非遺傳承專業課程,形成民族文化課堂傳承的途徑。三是開展內容豐富的非遺傳承教育活動,助推職業院校校園文化多樣化,通過開展民族歌舞、民族器樂、民族體育運動等民族文化進校園活動,形成活動傳承的途徑。四是依托武陵山民族文化傳承基地,邀請民族民間工藝大師,傳承技藝,制作民族工藝精品。
建設多方聯動的文化傳承機制。加強校企合作、校際合作,聯合行業專家、民間工藝大師、學校教師共同組建開發團隊,打造專兼結合的非遺傳承師資隊伍,助推職業院校師資科學構建。成立民族文化研究中心、民族民間工藝室、民族藝術團,打造武陵山民族文化傳承基地。制定系列運行保障制度,建立有效的開發措施。開展武陵山民族文化調研,深度挖掘民族文化內涵,整合民族文化教育資源,形成數字化資源,開發教材,實施活動,建立中職民族文化教育資源本土化開發機制。促進非遺物化成果轉化,助推職業院校服務地方發展。
(作者:袁軍 許小俐 王堂祥,單位:重慶市黔江區民族職業教育中心)(《中國民族教育》2023年第5期)
作者:袁軍 許小俐 王堂祥
以上就是3721職校網小編整理的有關民族職業院校人才培養與非遺文化傳承互動共生的探索與實踐職業院校,寶雞職業院校,大專職業院校信息。希望對廣大學生家長有所幫助。如果有不明白的問題也可以在線咨詢,會有專業老師給你解答。
友情提示:以上信息由3721職校網(m.weilaizhixiang.com)整理編輯,僅供參考。
本文地址:http://m.weilaizhixiang.com/news/664447.html
重慶市黔江區民族職業教育中心招生信息
- 【重慶職業學校】黔江區農村經濟人才暨統計調查能力提升培訓班圓滿結業
- 【重慶職教中心】重慶市黔江區民族職業教育中心邀請重慶勞模歐國東來校開展專題講座
- 【重慶職教中心】重慶市黔江區民族職業教育中心召開2023年春季學期中期質量分析總結會
- 【重慶職教中心】重慶科創職業學院來重慶市黔江區民族職業教育中心考察交流
- 【重慶職教中心】四川儀表工業學校來重慶市黔江區民族職業教育中心考察交流
- 【重慶職教中心】世界技能大賽冠軍梁攀來重慶市黔江區民族職業教育中心開展 “工匠進校園”宣講活動
- 【重慶中專學校】山東省廣饒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來重慶市黔江區民族職業教育中心考察交流
- 【重慶職教中心】重慶市黔江區民族職業教育中心參加“學習貫徹《職教法》促進職教大發展”知識競賽總決賽喜獲佳績
- 【重慶職業學校】民族職業院校人才培養與非遺文化傳承互動共生的探索與實踐
- 【重慶食品學校】重慶市黔江區民族職業教育中心召開2023年5月校園食品安全月調度工作會
重慶職業學校招生信息
-
【重慶市長,重慶市中專,重慶市市長】重慶市輕工業學校召開2024年春期食品安全工作會: 2月19日, 2024年春季學期食品安全工作會在篤實樓1101會議室召開。黨委副書記、校長梁亮亮,分管副校長呂正偉出席會議,后..
-
重慶公辦技校名單,重慶公辦職校排名榜,重慶公辦衛校名單,2024重慶排名前四的公辦護理專業學校名單:2024重慶排名前四的公辦護理專業學校名單大全2024重慶排名前四的公辦護理專業學校名單名單序號學校名稱學校性..
-
【重慶市長,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重慶市中專】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體育教師在第九屆重慶市高校青年體育教師基本功大賽中喜獲佳績: 近日,由重慶市教育委員會主辦的第九屆重慶市高校青年體育教師基本..
-
【重慶市江北教育局,重慶重點職教中心名單,重慶重點職教中心排行】“研”耕不輟結碩果 專家引領啟新程丨立信職教中心召開重慶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重點課題結題評審會: 1月12日,重慶市教育科學“十三五”..
-
【重慶渝北職教中心,重慶榮昌職教中心,奉化職教中心的職業】以賽促教強技能 砥礪前行共成長丨立信職教中心在2023-2024年重慶市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斬獲佳績: 近日,由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
【職教中心,白水職教中心,玉田職教中心】新歲序開 共赴新程|立信職教中心扎實推進期末各項工作: 新歲序開,同赴新程。為全面總結本學期工作,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持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助推學校高質量發展,學..
-
【重慶市工業學校,重慶市工業學校放假,重慶市工業學校招生】市經濟信息委主任藍慶華蒞臨重慶市工業學校檢查指導安全穩定工作并慰問值班教職工: 2月2日下午,市經濟信息委藍慶華主任率隊走訪慰問重慶市工業學校..
-
中職學校排名,重慶中職排名,重慶中職學校名單,重慶口腔醫學中職學校排名榜(最新):重慶口腔醫學中職學校排名榜重慶口腔醫學中職學校排名榜排名學校名稱1重慶衛生技工學校2三峽聯合職業大學3重慶公共衛生學校注..
-
重慶渝西衛校報名需要什么資料: 大家在了解學校之后肯定是要準備報名了的,那么在報名之前肯定需要先了解清楚重慶渝西衛校報名需要什么資料,小編在這里整理了有關信息,希望能幫助到大家。1.擁護中國共產黨,熱..
-
重慶渝西衛生學校:培育醫護精英,鑄就未來希望: 重慶渝西衛生學校:培育醫護精英,鑄就未來希望隨著健康產業的迅速崛起,醫療衛生事業在我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為了滿足社會對高素質醫護人才的需求,重慶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