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學校】雙減后,新高考難度會降低嗎
雙減后,新高考難度會降低嗎?:高考題目為何越來越難?、哪些學生會在新高考中受益?、考生該如何應對新高考?、
“雙減”落地后,學生的學業負擔和家庭負擔都相應減輕了,但是中高考的選拔比例依然不變。升學的壓力就不變,家長期待中高考能夠降低難度,這有可能嗎?不可能!
近幾年的高考題目,有些難得讓考生無法“消化”,那些平時經常練習,被點名要求背下來的知識點,可能在高考卷面上,就是找不到,盡管自己已經覺得胸有成竹,但面對高考,也是有些“心驚肉跳”。比如2023年高考,考后學生普遍反映地理很難,考出了玄學的感覺;物理想拿高分很難,數學考題比以前難……反正考完每一科,學生的感覺都是:我太難了!高考“打擊式出題”,讓不少考生失去了信心。
高考題目為何越來越難?研究高考的大學教授一語道破關鍵:高考題主要由大學教授命制或者把關,任何一科的命題專家,都不會考慮其他科難度,都是從本學科選拔學科人才的角度出發,不考慮你們高中教什么,怎么教,我們就想選拔出我們想要的人。
所以這種命題, 就是對高中學生的“降維打擊”,如果你對本學科大學前面的內容不了解,對于本學科的學科素養理解不透徹,不能根據學科素養的要求教學或者學習,與大學的要求就會越來越遠!這段話,講出來高考命題越來越難的原因。社會崗位迫切需要高質量、可以引領未來發展的人才,可能都是高智商、高情商的,而高考正是選拔這類人才的必要途徑。
其實很多的因素在影響著高考的趨勢,高考形式的不斷革新,也是越來越難的根本。下面這3點因素,是直接導致高考變難的原因:
1、高考是為高校選拔學生服務
早在2014年公布的《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中,就明確規定了高考內容改革的方向是“依據高校人才選拔要求和國家課程標準,科學設計命題內容,增強基礎性、綜合性,著重考察學生獨立思考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而現在對于高考功能的定位是“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第一個要求是宏觀要求,重點看第二和第三個要求,這里要求的是服務選才,而不是服務教學,是引導教學,而不是適應教學,也就是說高考根本不考慮高中教什么內容,也不管你教材中講什么內容,只要在課標范圍內,人家命題專家從選拔人才的要求出發去命題,學生和不會怎么辦?那就積極適應,因為高考是引導教學的,就應該按照高考的要求來組織教學。
2、高考選拔的人才,是這類學生
高校需要的是什么樣的人才?這里說得也非常清楚了“能夠獨立思考,能夠發現問題,能夠分析問題,能夠解決問題”的學生,今天要求選拔出來的是那些能夠解決“卡脖子”問題的學生。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我們現在的高等教育即將進入普及化階段,上大學已經不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了,只要你愿意接受高等教育,高考考200分,也有大專(高職)可以上,上大學已經不是問題,國家需要的是那些通過高考,選拔更加優秀的大學生,進入更好的大學進行培養,對大學生進行明確的分層,適合哪個層次去哪個層次。
所以題目要難,是為那些考“雙一流”大學的學生設計的,是為了選拔這些學生,又稱為高考試題的“區分度”,普通學生感覺到難,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也就是說,命題組不再是單純為了考驗學生在高中三年的學習成果,而是在選拔適應社會發展的高素質,高質量人才。高考題目越接近生活,越有深度有難度,就會有一批實力強,知識儲備頗多的人才被選出,有利于社會的發展。
3、高考賦分制度,也決定了高考題的難度
從現實看,這也是賦分制度下的必然選擇!新高考有多種組合,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進行選科,選擇不同組合的學生,有可能會報考同一大學、同一專業,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平衡學科試題難度大小帶來的不公平,所以新高考實行賦分模式。這種賦分模式下,題目越難,越有利于選拔,而且還可以減少很多其他問題,尤其是理科,選拔出來就應該是理性思維能力強、創新能力強的學生,而這類學生高考能考多少分,自己都是很有數的,如果題目變簡單了,賦分變少了,這對于他們公平嗎?所以,提升難度,降低原始分,這是更好的解決方案。
綜合以上因素,新高考下,未來高考不會變簡單,而是越來越難。這個難,主要體現在題目更靈活,更加注重學以致用,而不是死記硬背,對學生的要求,已經不是單一能力的要求,而是“能力群”的要求,是素養的要求,你覺著題目會簡單嗎?
哪些學生會在新高考中受益?1、基礎扎實的學生
關于考試,高三學生應掌握一條黃金定律:一份有效的試卷其難度應該遵循3:5:2的比例,即30%的簡單題,50%的中檔題,20%的難題。其中,簡單題跟中檔題考察的都是基礎知識。這也就意味著高考80%考察的都是基礎,如果能把高考當中的基礎題都拿下,高考就穩贏了。我們可以簡單算一下,高考總分750分,80%的基礎也就是600分。600分的成績可以說已經進入重點大學的行列了,若我們能在難題上邊再得點分,基本可以上一個不錯的重點大學了。所以,高考復習當中,打牢基礎是重中之重。那該如何打牢基礎呢?
首先,我們要回歸課本。課本是綱,萬變不離其宗,把課本上的知識點都掌握透徹了,不管高考題如何變化,都能對答如流;然后,認真研究教材上的典型案例跟針對性習題,這些題不少是高考真題,非常典型且具有代表性;最后,構建知識框架,做好系統梳理。將分散的知識點融會貫通起來。
2、思維靈活的學生
試題考查的學科核心內容和主干知識均體現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選擇題的題干應圍繞一個中心,和選項的關系一致,干擾項的有效性和迷惑性能反映考生的日常典型錯誤,各選項的結構和語言長度大體一致,各題正確選項的分布要基本均勻。非選擇題考查主要的、重要的高層次學科能力。
新高考要求學生有比較廣的閱讀和知識面,了解時政和現實問題,才能更好地了解情境,從情境里提取信息,然后去解決問題,這種題目不只是語文、政治、歷史題,還包括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題。“情境試題”對學生能力和素養要求是非常高的,它要求學生由“解答試題”轉向“解決問題”。情境和問題的靈活性就需要學生去綜合考慮,轉換角度。而我們的學生,往往還處于刷題學習的階段,所以遇到新的題目時,往往就傻了眼,最后抱怨題目太難了。那么,這個問題如何解決?其實非常難解決!因為學生學習的科目并不是一兩科,要想進行深度學習,是非常困難的,而且沒有那么多時間。比如,看《覺醒年代》對于寫今年的高考作文有幫助,或者廣泛閱讀對于理解題意有幫助,但是對于學生而言,這種提升遠不如多刷些題目“實惠”,所以他們更喜歡刷題,而不喜歡看書,這就導致遇到新穎的題目時,表現的手足無措。
3、不偏科的學生
新高考就是給學生提供了可以自主選擇的機會,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擅長的科目和其他學生進行比較,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學生要盡量放棄自己很差的科目,選擇自己的優勢學科,“分數為王”,考不出高分,選科可選擇面再廣也意義不大。對于有偏科的學生,一科成績賦分就會拉開很大的差距,原始分可能差10分,賦分后就可能會相差20多分,這在賦分模式下都很正常,賦分模式會讓這種差距進一步擴大。
所以有弱科的學生必須要對薄弱知識點進行重要的突破。在高中學習階段,想要成功的逆襲,首先就要對自己的薄弱科目下手,每天把學習的科目分配好,一般在薄弱的科目面前考生要多下功夫,而且學生只有不斷突破自己薄弱的科目,在高考中才能有機會取得優異的成績。
4、有優勢學科的學生
如果不偏科,選考科目中還能有一門優勢學科,那么學生完全可以憑借這一門科目獲得勝利,在老高考時代,像政史地這些科目,考到90分以上基本上不可能的,80分已經達到“狀元級”水平了,但是在新高考賦分模式下,政地這些科目完全可以賦分90分以上,如果你的原始分在75分左右,基本上就能賦分90分以上,如果在65分左右,可能只能賦分的70多分,二者差距很大,其實原始分的差距并不是很大,文科的科目相比理科科目,最后階段提高三五分非常容易,賦分之后帶來的效益,卻非常大。
5、心態好的學生
最后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態,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不要寄希望于高考題目簡單,高考題目難是正常的,但是高考考場一定要有“我難人難,我不畏難;我易人易,我不大意”的心理準備,面對難題,不要害怕,擁有在難題中“搶分”的意識,你不需要戰勝高考命題者,你只需要戰勝和你一起參加高考的同學就可以了。所以,保持良好的心態,不管遇到什么難題,堅定信心,從容應對,結果都不會太差。
考生該如何應對新高考?1、直面挑戰,擺正心態
在高中階段,僅僅依靠幾本書就想取得好成績的概率不大,靈活運用書本知識,舉一反三,多多提問才是挑戰高考難度的關鍵。除了命題方式變難,新高考也給學生帶來挑戰。真正學習好的學生,不會覺得高考加深難度是壞事,反倒是激發自己的斗志,產生更加濃厚的學習興致,更希望通過有難度的題目提升自己。而那些覺得難的考生,可能是因為自己的成績一般,或對自己取得的成績不滿意,就會找到一些借口,而歸根結底,學習是自己的,考試是必然的,努力提升成績,心無旁騖地努力,就是最該做的。
2、重視模擬考試
學生要重視每一次模擬考試,不要覺得模擬考試很簡單,自己高考就可以一網打盡,而是感受題型的變化,考試的難點和重點,能夠總結出答題技巧。在每一次模擬考試中,都要明白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并且查缺補漏,及時向提問,增加自己的考試體驗感。
3、了解自己的優勢學科
隨著高考模式的變化,學科安排和賦分制度讓很多學生難以適應,這不僅影響了高考的發揮,還會在選擇考試科目上,讓學生糾結。在新的高考模式下,學生要確認自己要選擇的科目,不要到高考倒計時的時候,還在糾結自己在高考時學科怎么選,提前就把自己想選的選出來,作為重點的學習內容,在選擇的科目上多用功。
在高考時,就可以一下子找到答題的感覺,直接作答,沒有糾結和遲疑,這有助于自己在該得到的分數上不丟分。在高考之后,學生時代基本就已經宣告結束,此時對于事業的追求,對于學歷的渴望可能就會呈現,社會上,需要的是高質量的人才,僅僅是普通大學畢業,還是不夠的,更多的是知名大學畢業,并且學歷越高,越具有優勢。
可以說,新高考不是更難了,而是考得更靈活了。是社會的發展讓高考更加靈活,更加有深度,能夠在眾多的考生中,選拔出佼佼者,這不是將教育分等 ,而是公平競爭,能者上位。
以上就是3721職校網小編整理的有關雙減后,新高考難度會降低嗎?信息。希望對廣大學生家長有所幫助。如果有不明白的問題也可以在線咨詢,會有專業給你解答。
友情提示:以上信息由3721職校網(m.weilaizhixiang.com)整理編輯,僅供參考。
本文地址:http://m.weilaizhixiang.com/news/238145.html
職業學校招生信息
-
【職業教育活動周是在哪一周,我國職業教育活動周是在哪一周】“青春正步行•檢團進校園”-----江北新區檢察院到校開展“法治進校園”教育活動: 為深化校園法治安全教育,進一步弘揚法治精神,構建平安和諧.. -
【學生學籍管理系統,c學生成績管理系統,小學生班級管理制度】踐行自主管理、助力學生成長——程橋基地開展學生工作組管理有成效: 為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
【幼兒園開學第一課安全教育教案,開學第一課,開學第一課年】開學第一課,法治教育進校園: 又是一年“開學季”,為有效提高學生法治意識,營造平安穩定校園環境,9月5日下午,江北新區公安局山畔派出所張鵬警官.. -
【應急救援預案】應急救護進校園 急救知識伴成長: 9月13日下午,學院新學年第一批應急救護培訓在揚子四居博愛家園舉行,來自南京市紅十字會的救護培訓師王萍老師為制藥2255班的40余名學生開展了急救知識技能培訓.. -
【武漢市第一職業教育中心有幼教專業嗎,江蘇省教育網,江蘇省教育學院】江南校區召開20級幼教專業暨江蘇省開放大學教育學院23級新生開學典禮儀式: 10月26日下午,在江南校區二樓活動室隆重召開了南京化工技師學.. -
【鄭州市科技工業學校有獨立衛生間嗎,天長市工業學校對口高考】天長市工業學校開展宿舍冬季安全衛生大檢查: 在寒潮來襲之際,12月20日,黨委委員鄭蘭斌同總務、宿管工作人員一起排查宿舍安全隱患,確保住宿環境..
-
【天長市工業學校對口高考】天長市工業學校迎接市場監督管理局突擊檢查: 為切實做好學期末校園食品安全工作,確保為學生提供安全放心的食品,1月11日上午,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天長市工業學校食堂進行現場突擊檢查。..
-
【煙臺臨港工業學校職教高考班,天長市工業學校對口高考,濰坊市工業學校高考班】點燃青春 挑戰極限 決勝高考 天長市工業學校隆重舉行職教高考誓師大會: “揚帆起航,劈波斬浪;天工學子,再創輝煌!”在嘹亮..
-
【職教高考班,湖南職教高考,高考結束班主任獲考生公主抱】新學期 新起點——職教高考部召開全體班主任會議: 為了增強班主任工作能力,提高班主任整體素質,進一步增強班級管理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學校..
-
【蚌埠市工藝美術學校張文藝】凝心聚力,奮楫揚帆——蚌埠工藝美術學校召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全體教職工大會: 人勤春來早,篤行謀新篇。為確保新學期開學有序進行、各部門工作高效開展,2024年2月21日上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