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職業學校】新華網專訪山東省人社廳梅建華:加快培育高素質高技能產業大軍
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書記、廳長梅建華近日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說,隨著技術進步和產業轉型升級,經濟社會發展對勞動者職業技能的要求越來越高,就業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
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對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但從供給看,技能人才短缺是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請問,山東在解決技能人才短缺、提高技能人才培育質效方面有哪些打算?
加大職業培訓力度,加快培育技能人才大軍
隨著技術進步和產業轉型升級,經濟社會發展對勞動者職業技能的要求越來越高,就業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部分勞動者職業技能不高,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崗位;另一方面,一些企業存在大量崗位需求,卻找不到合適的技能人才,“有人無事干”與“有事無人干”的現象并存,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長期保持在2以上(即一個高級工人有兩個以上的崗位在等他),“技工荒”已經成為制約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突出問題。
加大職業培訓力度,加快培育一支規模龐大、素質優良、結構合理、技藝精湛的技能人才大軍是解決就業結構性矛盾的關鍵舉措。近年來,山東人社部門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新發展格局,堅持以服務產業發展為方向,以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為目標,以創新化、品牌化、多主體為主要抓手,大力推進技能人才培育工作高質量發展。一是打造“產業+培育”模式。緊盯產業發展方向,編制《山東省急需緊缺技能人才目錄》,開展急需緊缺技師培養行動,持續加大對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產業的培訓力度,大力促進產業鏈與技能人才培育鏈的有效銜接,培養了一大批適應新設備、新工藝、新技術的技能人才。加快培育鄉村振興技能人才,實施百萬職業農民技能提升計劃,充分運用田間課堂、農民夜校、網上教學等形式,每年培訓農民80多萬人次;開展鄉土人才專業教育和專項技能培訓,引導高職和技工院校設置涉農學科,每年培養職業農民約20萬人。二是打造“創新+培育”模式。適應數字化發展趨勢,創新實施“互聯網+培訓”,首創線上培訓和生活費補貼政策,讓勞動者足不出戶即可提升技能素養。近三年,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734.74萬人次。創新開展“以工代訓”,支持企業組織員工邊工作邊開展技能培訓,給予企業職業培訓補貼,并在全國推廣。創新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建立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的新型培訓模式,共培育新型學徒3.8萬人。在全國率先打造“金藍領”高端培訓品牌,每年選拔1.2萬名一線高級工、技師進行集中培訓。三是打造“品牌+培育”模式。加大技能培訓品牌建設投入,支持知名培訓機構統一形象標識、統一商標字號、統一經營模式、統一管理制度,開展跨區域、連鎖化經營,打造了魯菜師傅、陽光大姐等一批在全國“叫得響”“立得住”的特色培訓品牌。聚焦本地技能人才需求,支持各市、縣開展 “一市一品牌”“一縣一項目” 的職業技能品牌建設,引導各地加快培育一批特色鮮明、競爭力強的區域培訓品牌,引導技能人才培育走上特色化、品牌化發展道路。四是打造“多主體+培育”模式。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落實各項培訓補貼,支持企業建設技能大師工作室,開展帶徒傳技、技能攻關、技藝傳承、技能推廣活動。全省已依托企業建設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43個、國家技能大師工作室49個,齊魯技能大師特色工作站120所。充分發揮職業院校主力軍作用,推行“學歷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支持承接政府補貼性培訓,全省技工院校年培訓勞動者超過50萬人。充分發揮培訓機構支持作用,放寬培訓機構準入門檻,用好培訓補貼等激勵政策,為市場化培訓機構提供舞臺和機會。
在發展技工教育,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方面,山東做了哪些探索?
技工教育在培養技能人才中是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技工教育是培育技能人才的主渠道和主陣地。山東高度重視,把大力發展技工教育作為培育技能的重要手段,堅持以服務產業發展為目標,以工學一體化為方向,以提升院校辦學能力為保障,深入推進辦學方式、教育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等綜合改革,有力地促進了校產、校企、校校間的深度融合,初步建成以技師學院為主要層次、技工學校梯次發展的現代技工教育體系,為現代化強省建設培養了大批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截至2021年底,全省共有技工院校182所,其中技師學院46所,位居全國第一位;全省技工院校招生超過16萬人,在校生達40萬人,位居全國第二位,技工院校培養的高技能人才占據全省新增高技能人才的“半壁江山”。我們結合山東實際,主要進行了以下探索:
一是緊盯產業轉型升級,大力推進技工教育與產業的深度融合。從產業發展對技能人才的需求看,我國技能人才短缺、“技工荒”將長期存在,而技工教育產教融合不夠緊密,技能人才培育與產業發展需求存在一定的脫節現象。針對這些問題,我們緊貼產業發展需求,大力推進技能人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多層次、全方位推動產教融合,“圍繞產業辦專業、辦好專業興產業”,加快建立產業、行業、企業、職業、專業“五業聯動”新機制,形成了產業發展集聚技能人才、技能人才引領產業發展的良好局面。堅持依托產業辦專業,圍繞新舊動能轉換和“十強”產業需求,增設新能源汽車、3D打印等34個新興專業,組建優勢專業點與行業企業相匹配的“專業點+企業群”技能人才培養聯盟,形成以專業鏈精準對接產業鏈的新局面。堅持緊跟產業需求興培訓,精準對接區域產業,引導技工院校與政府和重點企業共建“職業教育產業園”“鄉村振興人才培訓基地”等培訓基地,啟動職業培訓云平臺,全面開展社會化培訓,構建了線上線下結合、校內校外統籌的職業培訓新模式。
二是緊盯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大力推進技工教育與企業的深度融合。在全國率先啟動技工教育集團化發展,建立企業參與教學常態化機制,推動校企雙方在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上實現深度融合,構建起校企發展聯通、需求互通、資源融通的共贏發展新格局。目前,山東的濟寧、淄博、棗莊、濰坊等市建立區域性技工教育集團(聯盟)。其中,濟寧技工教育集團涵蓋129家企業、19所技工院校、3所職業培訓機構,全日制在校生1.3萬余人,年職業培訓5.6萬人次,該發展模式得到人社部充分肯定,并在全國推廣。企業直接參與辦學決策,大力開展“訂單式培養”,技工院校與企業共商專業設置、共研教學課題、共定培訓方案,企業在人才培養上實現從“被動接收”到“主動參與”的轉變。企業專家直接參與集團教學,建立校企“雙向互派”工作機制,共享優質教師、企業專家和能工巧匠。開展企校聯合招生,實行企校雙師聯合培養,實現了“招工即招生、畢業即上崗”。企業場景直接“搬進”課堂,支持校企聯合建立實習實訓平臺,實現了實訓與就業的無縫銜接,學生畢業即可直接上崗。
三是緊盯院校特色發展,大力推進技工院校之間的深度融合。技工教育發展既存在著“小而全”“小而亂”現象,一個院校往往設置多個學科、多個專業,形不成特色發展,也存在著院校間發展不協同,往往“各自為戰”“單打獨斗”,形不成發展合力。我們注重發揮各個院校的比較優勢,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引導各個分院校錯位發展、特色發展,形成抱團式發展新局面,提升了技工教育的整體競爭力。突出資源整合,打破院校間要素流動的壁壘,加強內部協同,引導同一區域內技工院校招生就業、教育教學、學生管理、師資調配、培訓鑒定、科研創新“六統一”,學生、師資、人才等要素實現順暢流動,招生、就業、創新、實訓、培訓、鑒定等平臺資源實現共享共用。比如濟寧技工教育集團與企業共建智能制造技術、機電裝備等科研創新平臺5個,共享生產、實驗設施設備,有效解決了技工院校實訓設備投入不足、科研設施老化等問題。突出錯位發展,立足各個院校專業優勢、區域特點、產業特色,支持每個院校重點打造2-3個特色專業,實行差異布局、錯位發展,有效避免同質化競爭,打造起各有所長、各具特色的品牌專業群。比如梁山縣技工學校、山東運河技工學校重點發展幼兒教育、汽車維修2個特色專業,已成為全市熱門的重點專業。突出全鏈條培育,統籌技能人才成長各個環節,引導學生在區域內技工院校全方位、全鏈條培育提升,在區域內企業順利就業、成長,打造“入學-就業-成長”全周期育人模式,實現就業穩崗、人才提質、企業增效。
友情提示:以上信息由3721職校網(m.weilaizhixiang.com)整理編輯,僅供參考。
濟南技校職教新聞相關信息
-
一、貴校是一所什么性質的學校? 濟南傳媒學校是濟南市教育局直屬公辦全日制中等職業學校,山東省規范化中等職業學校。學校辦學成績顯著,曾榮獲“山東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山東省依法治校示范學校”“濟南市教育.. -
按照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山東省財政廳發布的《關于實施技工教育優質學校及優質專業建設工程的通知》,經學院申報、上級專家評審等程序,我校數字技術學院的智能互聯數字技能專業群被確定為第一批山東省技.. -
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書記、廳長梅建華近日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說,隨著技術進步和產業轉型升級,經濟社會發展對勞動者職業技能的要求越來越高,就業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 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對技能.. -
為響應黨和政府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戰略部署,促進中職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切實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學校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4月24日下午,濟南傳媒學校邀請山東省職業院校創業學院聯盟執行秘書長王立杰、教育部..
-
由中國中學生體育協會主辦,中國中學生體育協會武術分會執行的2023年中國中學生武術套路網絡大賽計劃于2023年4月在線上舉辦。濟南信息工程學校師生分別參加高中組、教師甲組和教師乙組的比賽。 據悉,濟南信息工程.. -
4月16日上午,中國教育在線職教網聯合齊魯職業院校校長聯席會議共同舉辦“山東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線上)暨職業院校網絡直播巡展活動”,山東近40所職業院校參加了本次活動。濟南信息工程學校做客直播間.. -
為進一步提高線上教學質量,4月13日下午,濟南傳媒學校文理教研組的全體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線上教研活動。 會上,們針對線上教學平臺的選擇與使用情況、課堂討論與師生互動、作業的布置與批改以及如何調動學生..
-
山東冶金技師學院校園封閉管理后,防疫不忘備戰大賽。近日,學院(校)測繪、電工、電子技術、電子裝配、單片機、CAD等學生技能大賽項目隊正在緊鑼密鼓地集訓中。20名留校集訓隊員每天線上聽課模擬,線下實操訓練..
-
4月10日,山東冶金技師學院(校)線上教學經驗交流會以視頻形式召開。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姜明和出席會議并講話。姜明和講話認為,自3月30日山東冶金技師學院(校)全面開啟線上教學以來,全體任課教師精心備課、.. -
為進一步抓好濟南藝術學校線上教學工作,促進線上教學規范有序和高質量開展,層層落實學校前期線上教育教學會議精神,濟南藝術學校各文化、專業教研組集中召開教研組線上集體教研。各教研組采用騰訊視頻會議形式,..
山東冶金技師學院招生信息
- 【濟南職業學校】新華網專訪山東省人社廳梅建華:加快培育高素質高技能產業大軍
- 【濟南技師學院】山東冶金技師學院苦練內功強技能 備戰大賽展風采
- 【濟南技師學院】山東冶金技師學院(校)召開線上教學經驗交流會
- 【濟南技師學院】山東冶金技師學院技能大賽訓練推進會召開
- 【濟南技師學院】山東冶金技師學院舉辦學生技能比賽組隊集訓啟動儀式
- 【甘南技師學院】山東冶金技師學院“玻璃加工技術”合作班
- 【濟南攝影學校】山東冶金技師學院新增航空攝影測量專業
- 【濟南無人機學校】山東冶金技師學院舉辦無人機專業成果匯報表演
- 【濟南技師學院】山東冶金技師學院青年教師在全國GIS技術培訓中獲佳績
- 【濟南技師學院】山東冶金技師學院招生要求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