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招生簡章
招生專業
學校動態
學校環境
求學需求
聯系方式
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怎么樣、好不好
一.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介紹
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Guizhou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位于貴州省畢節市,原名畢節學院,是貴州省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學校創建于1938年,歷經貴州省立畢節師范學校、畢節半耕半讀師范學校、畢節師范專科學校等時期。1993年,教育部定名為畢節師范高等專科學校。2005年3月,畢節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與畢節教育學院合并組建畢節學院,成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2014年5月,經教育部批準,畢節學院更名為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
二.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榮譽
2011年,全校發表學術論文325篇,其中核心期刊論文72篇,SCIE、EI、ISTP、CSCD、CPCI-SSH收錄人大復印資料共35篇;出版專著11部、成果獲獎15項。 2013年學校共獲得各級各類項目立項115項。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秉承“艱苦創業、不斷進取”的辦學精神,堅持以興學育人為根本,以培養服務工業化、城鎮化建設等需要的一線工程師和服務基礎教育需要的一線教師為目標,立足畢節、服務貴州、面向全國,不斷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化教學改革、提升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努力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技術大學,為實現貴州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更大貢獻。
三.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硬件設備
學校擁有省級重點學科8個,省級特色重點實驗室3個,省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1個,省級工程中心3個,省級科技創新人才團隊4個、省級教學團隊2個,省級特色專業1個、省級綜合改革專業4個,省級精品課程2門,建有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農業部“國家絨毛用羊產業技術畢節綜合試驗站”1個,省級產學研基地2個。近三年來,承擔了百余項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
四.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歷史發展進程
中華民國二十年(1931年),畢節縣立初級中學創建。
中華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畢節縣立初級中學更名為貴州省立畢節師范學校。
1950年,貴州省立畢節師范學校更名畢節師范學校。
1958年,畢節師范專科學校創建(合署)。
1961年,貴州省畢節民族師范學校并入畢節師范學校。
1953年,貴陽民族師范學校創建。
1958年,貴陽民族師范學校更名貴州省畢節民族師范學校。
1962年,畢節師范專科學校改建畢節中學教師進修學校。
1975年,畢節師范學校升格畢節地區五七師范大學。
1978年,畢節地區五七師范大學改建貴陽師范學院(畢節大專班)。
1981年,貴陽師范學院(畢節大專班)升格為畢節師范專科學校。
1993年,畢節師范專科學校更名為畢節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1980年,畢節三中更名為貴州省畢節師范學校。
2005年,畢節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畢節教育學院、畢節師范學校合并升格為畢節學院。
2012年,教育部決定增加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對口支援畢節學院。
2014年5月23日,畢節學院更名為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
五.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規模及占地面積
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校占地面積1300余畝,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超過1個億,紙質圖書99.99萬冊,電子圖書128.24萬冊,中外文數據庫20個。學校設有13個教學學院、1個教學部、46個本科專業,涵蓋工學、理學、教育學、文學、管理學、藝術學等7個學科門類。
六.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師資力量
據2017年1月學院官網顯示,學校有教職工914人,其中博士49人、碩士409人、正高職稱57人、副高職稱260人。教師中有省管專家3人、市管專家10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省級優秀教師4人、省級教學名師2人。有行業兼職教師、客座教授和名譽教授97人、外籍教師3人。
七.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招生對象及地區
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面向全國招收應屆畢業生。
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按照文化素質(普通高中畢業生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的平均分)及職業技能測試兩項成績各占50%形成總分值,預錄時,以考生的總分值從高到低分進行排序,根據考生專業志愿和招生計劃,從高分到低分依次擇優錄取。
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招生簡章
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學校動態
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學校環境
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聯系方式
學校名稱: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
學校性質:公辦技校
招辦電話:
網站網址(平臺網址)http://m.weilaizhixiang.com/xuexiao/8617411/
乘車路線:
學校地址:
學校地圖(來校路線、交通路線、學校位置)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具體位置在哪里?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地址在哪里?
